支付巨头Stripe近日宣布与加密风投Paradigm合作开发名为"Tempo"的L1区块链,专注高性能支付场景。这一动作被视为企业级区块链回归的标志性事件,多家财富500强企业正评估自建底层链的可能性。
Interchain Labs联合首席执行官Barry指出,当前企业重启区块链建设主要基于两大动因:一是稳定币技术成熟,Circle等机构推动的监管合规进程消除了企业顾虑;二是支付场景替代溯源成为核心诉求,跨境结算效率问题亟待解决。数据显示,采用区块链支付方案可为跨国公司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。
相较于L2等新兴方案,企业更倾向选择L1架构有三重考量:首先,比特币、以太坊等L1链经过十年验证,技术认知度高;其次可规避依赖第三方公链的风险;最后,L1在保持自主控制权的同时,能实现更高效的跨链互操作。目前Cosmos生态已支撑200余条企业链,总资产超700亿美元。
Stripe并非孤例,包括Airbnb等平台型企业都在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解决方案。行业分析认为,随着美国、日本等地稳定币监管框架完善,2024年或将迎来企业自建链的爆发期。这种"可控开放"模式既满足KYC/AML要求,又能对接加密生态,正成为传统机构进军Web3的折中方案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企业链浪潮与2018年的失败尝试形成鲜明对比。当时过度聚焦供应链溯源等伪需求,而当前真实支付痛点的解决,可能真正推动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商用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