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联储废止加密监管计划NASP 全球监管思路现分歧

发布时间:2025-08-17 01:58:01   关键词:美联储,NASP,加密监管,Travel Rule,BIS

2025年8月15日,美联储正式宣布废止2023年设立的"新兴活动监管计划"(NASP)。这一决定标志着美国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思路发生重大转变,不再将加密业务视为特殊领域单独监管,而是纳入传统金融监管框架。

美联储转向常态化监管

NASP原本是美联储针对银行加密业务的专项监管计划,要求银行在开展比特币托管、稳定币结算等业务时必须提前报备。最新政策调整后,相关业务将回归常规银行监管体系。美联储解释称,加密业务已实现常态化,专项监管存在效率低下、职能重叠等问题。

这一转变与当前美国政治环境密切相关。特朗普政府近期明确表态支持稳定币与加密创新,并推动《GENIUS法案》为银行业务开路。分析人士指出,美国正尝试将加密资产融入现有金融秩序,而非继续将其视为"特殊领域"。

全球监管机构陷困境

与国际清算银行(BIS)最新报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全球多数监管机构仍在沿用传统反洗钱手段。BIS在《加密资产反洗钱合规方案》中承认,传统KYC/AML措施在链上环境基本失效,但提出的"钱包打分""法币卡口"等新方案仍难以应对去中心化特性。

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(FATF)的Travel Rule执行情况更凸显监管困境。该规则要求超过1000美元的交易需附带身份信息,但各国标准混乱、执行率低下。Chainalysis2025年报告显示,该规则未能有效拦截非法资金,却使交易所年增百万美元合规成本。

两种监管路径的博弈

美国选择将加密业务纳入主流监管体系,而全球多数国家仍在试图用传统工具管理新技术。这种分歧在稳定币监管领域尤为明显:美联储通过废止NASP为银行参与加密业务松绑,而FATF成员国仍在为Travel Rule的执行争论不休。

行业观察人士认为,监管机构需要正视加密技术的特殊性,开发适配的监管工具。随着加密资产与传统金融加速融合,2025年可能成为全球加密监管模式的分水岭,美国"融合监管"与全球"传统监管"的成效对比将更加清晰。

加入# 欧意交易所 # OKX 创造无限梦想